周正峰:大盤大概率繼續向上突破
本周市場表現繼續分化,滬指創此輪反彈新高,創業板指則延續了向下調整走勢,一度觸及新低,兩市的表現顯著差異源自市場風格的矛盾,中小盤成長和大盤價值更受追捧,大盤成長表現不佳,新能源等傳統成長板塊拖累也是主要原因。
申萬一級行業多數上漲,通信、計算機及傳媒板塊漲幅居前,數字經濟重磅政策文件出臺及ChatGPT概念重拾上漲推動相關板塊繼續強勢,電力設備、汽車及有色板塊受到基本面預期相對悲觀影響而連續下調。市場走勢方面,滬指一度創此輪反彈新高至3320點,不過在創業板的拖累下未能快速突破,從指數波動特征看,仍處于橫盤整理區間,但大概率將嘗試繼續向上突破,創業板指連續走弱,在大盤向上的帶動下表現出抗跌情緒,不過向上的動能依然不足,等待持續縮量盤整并有止跌回暖跡象后或才能迎來有效反轉。
大盤近期表現偏強,持續向上突破前期平臺,一方面源自部分央國企演繹價值重估邏輯,另一方面則是經濟持續復蘇得到數據上的驗證,進一步提升市場做多價值板塊的信心,而成長板塊反復遭到壓制,既有基本面邏輯出現擾動,也有海外流動性收緊預期上行關系。
后市來看,“兩會”召開后相關政策預期將更為明朗,無論相比于市場當前的預期如何,都會有一個重定價的過程,盡管我們看到國內經濟快速復蘇得到了PMI、一、二線城市房價和二手房成交等領先指標的驗證,但當前仍處于復蘇初期,復蘇是否可持續以及居民收入預期的恢復仍需要時間,以及政策層面的邊際取向是否更加積極仍需驗證。
具體來看,國內2月制造業和非制造業PMI均有明顯回升,且結構上供給恢復節奏相對更快,生產恢復較快外,建筑業PMI也大幅回升,1月擴張的信用在基建上也到了體現,基建投資增速整體或維持韌性,國內供給和需求恢復的狀態反映隨著疫情影響消退和春節結束返城人員增加,經濟重回趨勢性的修復,且新出口訂單也有明顯的反彈,主要與歐美等經濟體1月份經濟相對偏韌性相關。不過,當前的經濟修復仍處于初期階段,居民信心的修復和收入預期的改善再到消費、地產銷售等需求顯著改善仍有時滯,需等待進一步的驗證。
近期隨著美國披露的經濟和通脹數據顯示美國經濟韌性和通脹粘性,部分聯儲官員表態更加鷹派,釋放3月加息50bp的聲音,但短期海外流動性的影響將趨于減弱。結合市場當前估值和位置來看,市場的下行風險依然可控,政策定調即將幫助市場調整混亂的預期。
(作者為南京證券策略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