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底”夯實后將現結構性牛市
本周,受到部分權重股下跌拖累,滬深A股接連失守重要關口。本周,上證綜指下跌3.40%,報收2983.06點;深證成指下跌4.95%,報收9570.36點;創業板指下跌4.99%,報收1896.95點;滬深300指數下跌4.17%,報收3510.59點;科創50指數下跌3.35%,報收861.81點。盡管股指創出階段新低,但隨著一批央企出手回購、增持,周五大盤跌勢有所趨緩。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政策利好持續發酵,大盤有望逐步探明短期底部,投資者在操作策略上不必過于恐慌,在關注權重股動向的同時,可繼續跟蹤科技、稀缺資源、券商板塊走勢。
滬指失守3000點關口
本周,受到白酒、保險等權重股下跌拖累,大盤震蕩走低。周一至周三,上證綜指低位震蕩;周四,受到貴州茅臺大跌拖累,上證綜指下跌1.74%;周五,盡管權重股有所止跌,但做多動能不足,上證綜指下跌0.74%,報收2983.06點。深市方面,深證成指本周連續五天收陰,下跌近4.95%,創業板指一周下跌4.99%。
記者注意到,科創50指數本周雖然下跌3.35%,但相對于其它主要指數而言明顯抗跌。根據同花順統計顯示,科創50指數成份股中,本周逆市上漲的有寒武紀、海光信息、昱能科技、固德威、中芯國際、納芯微、聯影醫療、晶科能源、禾邁股份,其中,寒武紀、海光信息、昱能科技周漲幅超過8%。
受到消息面刺激,AI產業鏈個股本周走勢活躍。隨著ChatGPT引爆人工智能熱潮,預計2023年全球人工智能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490億美元,到2026年將增長至920億美元。研究機構IDTechEx發布報告,預測到2033年,AI芯片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576億美元。
安信證券分析師張真楨認為,未來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增長空間顯著,AI芯片作為人工智能的底層基石市場規模廣闊,投資者可重點關注我國人工智能芯片國產替代進程中的機遇。
央企回購增持穩定市場信心
隨著上證綜指大幅調整,周四晚間,又有7家央企陸續公告增持或回購計劃,這也是在中央匯金對四大行增持之后,上市公司層面對市場發出的重要信號。短短4天內,兩市已有19家央企上市公司加入增持回購隊伍。
周四晚間,中國核電稱,其控股股東中核集團擬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超過5億元。國電電力稱,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擬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3億元-4億元。內蒙華電稱,控股股東北方公司擬在未來3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1億元-2億元。中國鋁業稱,控股股東中國鋁業集團擬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2.5億元-5億元。中國神華控股股東國家能源集團公司計劃在未來12個月內增持公司A股股份,增持金額不低于人民幣5億元、不超過人民幣6億元。中國建筑控股股東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增持金額不低于5億元、不超過10億元。國電南瑞發布回購計劃,擬以自有資金回購公司股份用于股權激勵,回購金額不低于5億元、不超過10億元。業內人士認為,上市公司回購增持有利于向市場傳遞積極信號,短期有助于穩定股價,中長期而言可以推動價值回歸,以點帶面,從而穩定A股的重心。
盡管本周大盤走弱,但個股機會仍層出不窮。統計顯示,圣龍股份、真視通、文一科技、君逸數碼、和順石油本周漲幅超過40%,其中,圣龍股份股價連續11個交易日漲停。
3000點下方機會大于風險
對于下周市場,業內人士認為,隨著政策利好持續發酵,大盤有望逐步探明短期底部,投資者在操作策略上不必過于恐慌,可繼續跟蹤科技、稀缺資源、券商板塊走勢。
方正證券指出,A股市場“市場底”特征已出現,由于大市值藍籌股的補跌拖累,3000點下方大盤還會有反復。從歷史規律看,大盤最后一跌,往往就是藍籌股的補跌,虛跌指數的同時,結構性牛市行情即將興起,投資者可關注前期調整充分的板塊.此外,還可關注逆勢走強的行業與個股。
海通證券認為,今年三季度,經濟呈現溫和修復。三季度GDP實際同比增速為4.9%,剔除低基數效應,分別取四年和兩年年化增速為4.7%和4.4%,均高于二季度的4.5%和3.3%。從季調環比來看,三季度環比增長1.3%,也較二季度明顯回升。四季度,預計穩增長政策將進一步支持經濟,經濟目標有望平穩實現。貨幣政策或維持進一步穩健寬松,政策利率仍有一定調整空間。
記者 湯曉飛